一到節假日,就有成千上萬的市民涌向白鷺灣濕地。大家在這裡騎游漫步,聚會聊天,暢快呼吸新鮮空氣。不過,可能大家並沒有過多留意,白鷺灣從本質上來說它並不是一個“公園”。
  環保專家認為,白鷺灣是成都市區難得的生態資源,在凈化空氣、凈化水體、優化景觀格局、水源涵養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市民應該珍惜這個難得的生態資源。
  白鷺灣是複合型濕地
  有一定的生態承載力
  “白鷺灣是半自然、半人工的複合型生態濕地。”四川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生態研究所工程師、博士田曉剛說,自己幾乎每次到白鷺灣生態濕地,都會見到相當大的人流量。
  客觀上說,過多的游覽人群造成的人為擾動,確實會對白鷺灣濕地造成影響。
  這種影響包括:過多的游人會對白鷺灣濕地的“碳匯”造成一定影響;人為產生的垃圾、污水等,也會對濕地的管理帶來更大負荷;游人可能會對樹木、花草等造成人為損壞;人流所產生的噪音,還會滋擾到棲息在這裡的動物,比如白鷺等。
  田曉剛認為,像白鷺灣這樣的生態濕地,是具有一定的生態承載力的,科學核算其承載力則是科學管理的前提。比如步行道長度、寬度、濕地區域面積、垃圾清運能力、垃圾污水處理能力等因素,都應該納入核算範疇。
  在確定其生態承載能力之後,則應該制定相應的人流疏導方案。比如採取適當的方式確保進入生態濕地的人流數量保持在合理範圍,同時通過各種渠道讓市民在抵達白鷺灣生態濕地之前就瞭解目前的承載信息。
  市民可提高認知
  盡可能減少對生態濕地的擾動
  其實,白鷺灣還是一個科普基地。在整個成都市中心,它很好地詮釋了生態多樣性,也直觀展示了自然生物對水質的凈化作用。
  “作為生態濕地,白鷺灣是可以為市民提供休憩游玩的空間。”不過,田曉剛認為無論是管理方還是市民,都應該增強對生態濕地的保護認知,採取適當的方式與自然和諧相處。
  因此,他建議白鷺灣生態濕地可以結合目前的科普設施,就生態濕地保護知識、白鷺灣生態濕地對成都市的生態貢獻等內容進行宣傳。此外,建議在濕地內定期舉辦以濕地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科普知識講座,可以邀請專家現場開講,也可以通過視頻影片的方式循環播放講座內容。
  “我個人還有一個小想法。”是不是能在生態濕地里開展植物認養活動,讓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學生藉此瞭解花草樹木的生長習性、保護知識等,用這種方式親身參與到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工作中來,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增加生態保護知識。
  另一方面,市民本身也應該有意識地強化對保護生態濕地的認知。“對於我們來說,白鷺灣是一個難得的生態資源,我們應該像愛護自己家裡的寶貝一樣珍惜它。”進入白鷺灣生態濕地的時候,隨時隨地留意自己的行為會不會對周邊的環境、生物等造成影響。成都商報記者 李婭  (原標題:別把白鷺灣濕地當“公園”珍惜這難得的生態景觀資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a70uasus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